在以前,台鐵建有許多的側線,「側線」和「支線」在鐵道的定義有點不大相同,支線的終端是一座車站,有站房或月台,需要聯外的交通聯絡,「側線」則是直接連到工廠或是軍用設施,像縱貫線上已經裁撤的南台南車站,以前就有通往空軍的軍用側線,東港線鐵路也有通往大鵬營區的軍用側線等。
1900年,在哈瑪星設立高雄火車站,後來,在大港庄設立高雄新驛,並於1941年,將高雄新驛改為高雄車站,原高雄車站則為現在的高雄港車站。之後又建了臨港線,並於臨港線上設前鎮車場,前鎮車場為台鐵南部最大的貨運列車車場。前鎮車場再往南,鐵路與第二臨港線鐵路並行,形成雙線區間,第二臨港線通往草
衙車場及遠東倉儲,並從草衙車場分歧出中鋼側線。中鋼側線是由草衙車場通往中鋼廠區,1977年7月8日啟用,原先規劃是將中鋼的原物料由遠東倉儲送至草衙車場,整編後再運送至中鋼廠區,但中鋼的專用碼頭完工後,即可就近將原物料送至中鋼,因此這條中鋼側線也在1988年12月13日停用並陸續拆除。
|
草衙車場南方的兩支臂木號誌,一支為第二臨港線用,一支為中鋼側線 |
路線簡介
中鋼側線起點設於草衙車場,草衙車場共有五股鐵道,其中最靠近中山四路
的這一股為第五股,這條鐵路最南端原本設有一通往中鋼側線的道叉,現在道叉已經拆除了。中鋼側線再向南會通過平和東路平交道,平交道旁原本有菜園,後來因為鐵路用地的關係,鐵路局派員拆除地上物,所以從平和東路上可以隱約看得出中鋼側線的枕木及道釘,而平和東路平交道早已經拆得乾乾淨淨的了。
通過平和東路後,鐵道便會穿過中油航空油庫的後方,即福隆街的北側,平和東路旁的一側目前已規劃為三角公園,公園就直接建在中鋼側線上方,而福隆街北側的這段,鐵道已拆除,原路線則變成附近住戶的停車場,倒是和大業北路交叉的這一段仍留有一小段的鐵路,可以確認早期的中鋼側線確實有經過此地。大業
北路平交道的另一側為某銀行的特約停車場,鐵路由此穿過高雄市立空中大學、圖書館及高雄公園間,並向東穿過民益路、永義街。自己最後一次看到中鋼側線的列車就是在永義街平交道,當時是一列由S200牽引的守車,返回草衙車場,之後中鋼側線就廢止了。
永義街平交道在鐵路停駛後,便將平交道的設施拆除,
不過鐵路並沒有拆掉,而是直接覆蓋柏油,而且這條街很久都沒有重鋪,因此可以看出平交道上的柏油路面與其他路面的顏色不太一樣。
過了永義街平交道,鐵路便繞過第一銀行樓後方,這裡有一個大彎道,彎道後方鐵路將與省道十七號(即沿海一路)平行,並向南方前進,南下段會經過漢民路、立群路、
店中路及中鋼路平交道進入中鋼廠區。漢民路平交道週邊原本雜草叢生,在高雄捷運R3車站規劃及建設下,將這裡美化,在靠近立群路則設R3的出入口四處,並將省道十七號整平及設置人行道,在漢民路平交道原本有四座遮斷器底座也在漢民路拓寬後拆除。至於鐵路的位置,就漢民路北側餐廳的正中央。
早期立群路平交道旁有一座號誌機,為側線專用號誌機,這座號誌機是管制列車進入中鋼廠區的,高雄捷運施工時,這座號誌機便拆除,並在其上興建R3捷運出入口,R3就是高雄捷運的小港站。立群路平交道仍可以看出鐵路專用的虎斑圍牆及遮斷器,以前立群路在鐵路拆除時,也是直接將柏油路面覆蓋在鐵路上,然而品質不佳,經過幾次風雨及大型車輛經過後,鐵路又冒出來了,後來重新鋪過後,才將路面整平,不過從旁邊的圍牆仍可找出中鋼側線的遺跡。
中鋼路平交道算是中鋼側線的最後一座平交道了,鐵路在此有一處小彎道,之後就跨過中鋼路,穿過中鋼側門,進入中鋼廠區,中鋼側門這裡還分叉出許多的股道,這些股道部分仍然保留,作為魚雷車行駛的軌道,不過中鋼路上的平交道則完全拆除,然而人行道上仍可以看到尚未拆除的軌道。
總結 中鋼側線算是相當LOCAL的鐵道路線,從草衙車場到中鋼廠區,全線都在小港區,並從住家後方通過,有些路段甚至緊臨民宅而過,也因此,這裡行駛的火車時速都只有25KM/H。這條台鐵唯一全線都在高雄市小港區的鐵路雖然已經不存在了,但早年柴電機車牽引煤列行駛的畫面,卻永存在自己的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