窮人版定光圈超廣角-TOKINA T116 AT-X開箱
自 |
TOKINA 11-16mm F2.8 AT-X PRO SD
走進台北市的博漢區,各式的攝影器材商店林立,當時只是路過而已,就被某一家攝影器材店的人潮所吸引,這家店家就是「宇利攝影器材公司」,幾經測試後,就提回來一個紙袋-「PENTAX K-7」。
![]() |
將帶有「PENTAX K-7」廣告的袋子拿掉後,即露出TOKINA的盒子,其外觀的設計相當低調,但仍比SIGMA沉穩的黑色還要高調些。
![]() |
打開盒子後,內部即會出現一瓦楞紙箱,上面兩個圓孔是讓使用者在開箱會比較方便抓握,不過某個角度看去還頗像豬鼻子的。
![]() |
打開瓦楞紙上蓋後,將會出現一張「愛用者保固卡申請書」,這份申請書要看店家是否願意幫購買者寄出,若店家不願寄出,則必須在購買後一個星期將上方的個人資料填妥,寄出後將可得到正式的保固證書;若保固卡申請書沒有在一星內寄出,則將以申請書上的日期作為保固結束日期。
![]() |
在申請書下方即可看到鏡頭本體,被包覆在透明的塑膠袋內,此外TOKINA並不如SIGMA會隨鏡頭附贈一個小套袋。
![]() |
鏡頭前玉隨附一個鏡頭蓋,其前方有燙金的「TOKINA」字樣,鏡頭蓋是以中夾式的方式設計,而非令人詬病的旁夾式。
![]() |
將鏡頭蓋及遮光罩卸下,可以看到TOKINA 11-16mm F2.8的前玉,使用濾鏡為77mm口徑,而鏡頭隨附的遮光罩為BH-77B。
![]() |
TOKINA所推出的鏡頭除了16.5-135mm DX鏡外,每一支鏡頭都會有對焦量尺的設計,可以提升鏡頭的質感,而且在對焦時將採內對焦設計,對焦環及前玉將不會旋轉。此外,在鏡尾有一條綠色的線,為焦段刻度線,此外也可以用來作為安裝鏡頭時的對齊線。
![]() |
目前TOKINA的鏡頭幾乎都僅能使用在APS-C片幅的機身上,而新推出的TOKINA 16-35mm F2.8將可以使用在全片幅機身上,但售價並不便宜,而且前玉外凸的情形下,將不能使用濾鏡,遮光罩也無法卸下。TOKINA 11-16mm F2.8的鏡尾接環的部分為金屬材質,而非塑料材質。
![]() |
TOKINA 11-16mm F2.8為內變焦設計,在轉動變焦環時鏡頭長度不會有變化。TOKINA的鏡頭並沒有MF/AF切換鈕,取而代之的是將對焦環前推或後拉的推拉式,在使用AF自動對焦時,對焦環可以自由地旋轉;當切換至MF手動對焦時,因為對焦環將與對焦量尺連動,因此會變得稍緊些。因為TOKINA 11-16mm F2.8為卓越鏡系,因此前端會有金圈,不過TOKINA 12-24mm F4是金色的,在11-16mm F2.8則改成銀白色且不反光。
![]() |
由於此鏡是屬於廣角鏡,在NIKON APS-C相機的等效焦長為16.5mm~24mm,因此遮光罩不能太大,否則將會出現暗角。
![]() |
此次購鏡並另外加購兩片濾鏡,分別是CPL及UV Protector,經過店家的反覆測試及測焦後,普通鏡框CPL將會產生暗角,因此只好購買B+W CPL MRC SLIM,價格也貴上不少,至於B+W UV Protector則不受影響。另外TOKINA 11-16mm F2.8的鏡頭蓋將無法直接安裝在B+W MRC CPL SLIM上,因此鏡片隨附一個黑色的蓋子,此蓋子不得遺失,否則鏡頭將無法得到保護。
![]() |
將SIGMA 18-50mm F2.8 EX的偏光鏡與TOKINA 11-16mm F2.8所使用的薄框偏光鏡排在一起相比較,即可看出鏡框上的差異。
![]() |
實際拍攝-含台鐵鳳山溪橋
廣角鏡最大的通病就是變形,但也因為廣角,所造成的視覺張力也會明顯增加許多,TOKINA 11-16mm F2.8在抑制變形上,算是相當優良的,在最廣角端變形仍不明顯。
![]() |
台北車站南側是主要的出入口,也是主要的商圈所在,漢口街、博愛路交岔所形成的「博漢區」,也在此處附近。
![]() |
目前台北車站正在進行售票窗口東移的施工工程,因此將部分動線封閉並搭起鷹架,希望未來東移後翻牌式時刻表能夠保留下來。
![]() |
拍攝月台層時,可以發現這顆鏡頭的變形量其實蠻大的,不過由於最短對焦距離為30公分(物體至感光元件的距離),因此要拍攝「大頭狗」趣味特效將相當困難(左側是已被改造的DR2900及DR3000)。
![]() |
其實11-16mm的差距不大,因此拿到這顆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定焦鏡,在最望遠端仍可以看到些微的球狀變形。
![]() |
至於在大景方面,先來看看SIGMA 18-50mm F2.8EX加上CPL的情形,可以發現廣角端明顯不足 ,且橋墩的變形量不明顯。
![]() |
![]() |
至於使用TOKINA 11-16mm F2.8,則可以看到橋墩將可以呈現誇張的內縮,可視角也廣闊許多。也由於變形量大,所以這顆鏡頭會比標準鏡還要更難駕馭。
![]() |
![]() |
對拍攝大景來說,TOKINA 11-16mm F2.8 AT-X將是不錯的選擇,在最廣角時可以將橋面上的火車(EMU1200)及橋下的倒影一同入鏡。
![]() |
若要使藍天變得更藍,可以在鏡頭前面加上CPL,不過還是建議使用薄框(SLIM),否則拍攝出的照片若有暗角,還是得裁切。
![]() |
在晴空下,自己最喜歡拍攝的列車還是莒光號,因為莒光號外觀鮮豔的橘色,恰好可以將天空的深藍色給帶出來。
![]() |
![]() |
至於拍攝難度較大的則是貨列,例如龍井經新竹到林口發電廠的煤列,常常會牽引超過十五輛的敞車,廣角鏡也很難全部塞入。
![]() |
自從2011.12.22大改點之後,所有的EMU700全由新竹機務段管理,感覺北部看到EMU700的機會比EMU500還要高許多,下圖為等很久才等到一班使用EMU500的車次。
![]() |
由於E1000型自強號的車身長度頗長,十二輛無動力車箱再加上前後兩個車頭就相當於十四輛車的長度,因此若要拍攝全編組,只能往新豐方向拍攝。
![]() |
![]() |
當天在鳳山溪橋拍攝的結果,遇到交會的次數其實不少,只是時間及地點的問題罷了,當然交會的大景也比較不好拍攝。
![]() |
![]() |
在黃昏中於鳳山溪橋上奔馳的EMU700型電聯車。TOKINA 11-16mm F2.8視野角度廣,因此在拍攝追焦攝時,會較標準鏡頭難一些。
![]() |
後記
就整體而言,TOKINA 11-16mm F2.8 AT-X是一支相當優秀的鏡頭,雖然是副廠鏡,但是鏡身的質感頗有NIKON鏡頭的風格,且在恆定光圈中實現了輕量化,不得不佩服TOKINA的鏡頭工藝。而且在測試的結果不難發現,其照片相當利,可惜在逆光環境下,仍會有輕微的紫邊及耀光,但已經較TOKINA 12-24mm F4.0 AT-X改善不少。
-
16061
- 0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