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文化中心-恣意開放的阿勃勒
前 |
|
其實,說到文化中心,一般人都會想到在和平路一帶的阿勃勒(Cassia fistula L.),這次本想去高雄市的高架水塔看看,卻找不到合適的角度拍攝,於是便在附近到處繞,看到和平路一帶開著黃花的阿勃勒,於是便前往看個究竟。阿勃勒是一種落葉喬木,是外來的觀賞植物,原產於印度、錫蘭島等熱帶地區,葉子為羽狀複葉,葉長8~10公分,小葉3~8對,花為黃色,長成串成一花序,花序可達30~40公分,每年的五月開始進入花季,六月盛開,七月花季結束,並結出棍棒狀的果實。南台灣可看到阿勃勒的地方很多,如高雄市文化中心及省道一號公路靠近國道三號南州交流道一帶,當黃花被風吹落時,也相當漂亮。
高雄文化中心的阿勃勒是在文化中心的南側,即靠林德街一帶,和平路則是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一帶的和平路,這裡的行道樹全都是阿勃勒,也因此從文化中心及和平路看去,就是一大片的黃色,相當漂亮。雖然阿勃勒在文化中心相當有名,但知道的遊客也不多,只有幾個小朋友走過去,好奇地看著這開滿黃花的樹。阿勃勒的旁邊還種有許多的鳳凰,不過因為阿勃勒的花實在太多又太顯眼,輕易地就把鳳凰花給比下去了。
![]() |
文化中心隨處逛...
從和平路側門進入文化中心,穿過林德街,即可看到文化中心圖書館,再轉個
|
走過林德街一帶,穿過文化中心,即可來到正門口,文化中心的正門就在五福路上,正對面是五福國中,正門立有一牌樓,牌樓還未拉皮,在文化中心進行拉皮之際,這牌樓可能會進行拉皮。正門上的「中正文化中心」字樣已經不見,改成「高雄市文化中心」,除了這個改變外,門口廣場並沒有太大的改變。正門廣場一直是小孩子最喜歡的去處,因為這裡有許多的鴿子及麻雀,只要準備玉米粒,就可以成功地吸引鳥群前來啄食,雖然現在有禽流感的疑慮,但家長仍然放心地讓小孩子去追逐鳥類,結果一不小心觸摸到鳥的排泄物,緊張的家長趕緊用衛生紙及清水清洗,並將小孩帶離現場。
仔細看文化中心的鴿子,似乎都已經被遊客養到有「發福」的感覺,其實這些早學會了在廣場聚集的特性,而失去了原本野外覓食的本能,只要在廣場就有東西吃,漸漸地就依賴人類,繁殖力也過盛,在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內惟埤文化園區,也發生過類似的問題,最後只好立牌警告不得餵食,不過效果有限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撇開政治議題不談,文化中心實在是個相當好的去處,內有偌大的廣場,可以騎自行車,甚至玩滑板車或溜直排輪,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或其他的民間社團、電台也常在此舉辦藝文活動,然政治可以凌駕一切,藍綠互相撕殺、短兵相接之際,這文化殿堂到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,只有那些政客能了解了...
-
821
- 0
